【土壤生病了?】連作障礙是什麼? 告訴你背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1.連作障礙是什麼?

連作障礙是什麼? 告訴你背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連作障礙是指當在同一塊土地或土壤上連續栽種同一種作物時,由於植物生長不利條件的增加,農作物出現生長不良、產量下降和品質變差的現象。這種情況也稱「土壤疲勞」,與其他土壤問題不同的是,它主要影響同一作物種類。

2.連作障礙的原因

導致土壤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土壤養分消耗過度或不平衡
    不同植物需要的生長養分也不同,因此當重覆種植同一種作物時,土壤中被吸收的養分比例便會不平均。

  2. 有害物質的累積
    植物新陳代謝時會排出有害物質,也有一些植物的根部會分泌毒素來對抗外敵或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如植物鹼、單寧、酚類等。這些毒素的累積對新播種的幼苗造成傷害,令它們生長不良。

  3. 泥土中的微生物生態失衡
    良好的土壤有團粒結構,是一個微生物平衡的生態系統,有益的微生物會抑制病菌和病蟲害數量,同時幫助植物根部吸收養分。但連作會使病蟲害在土壤中持續生長,微生物的多樣性失衡,作物因而受感染。例如連續種植綠豆促進了輪狀線蟲的大量繁殖,根部感染而生長變差。

  4. 土壤酸鹼度異常
    植物的根部吸收養分和排放代謝物質如二氧化碳,這些物質交換會影響泥土的酸鹼度。連作同類作物持續地使土壤吸收或消耗同樣的元素,對土壤酸鹼度有明顯的影響,不適合作物生長。大多數植物生長最佳的 pH 範圍為 5.5 至 7.0,但單一種植可使泥土ph值下降到5.2。

  5. 過多使用礦物肥料而使土壤鹽分積聚
    單一種植作物由於會使土壤養分不平均,往往要用到化學肥料來快速為作物提供養分,但如此一來,剩餘未被吸收的鹽分就會在泥土中累積,影響植物吸引水分。

3.如何突破連作障礙?

如何突破連作障礙?
連作障礙的原因 短期解決方法 長效解決方法
土壤養分消耗過度或不平衡
使用堆肥或補充肥料
輪作、間作、休耕
有害物質的累積
使用活性碳去除土壤毒素
泥土中的微生物生態失衡
使用微生物菌劑
土壤酸鹼度異常
以苦石灰提升土壤pH值
過多使用礦物肥料而使土壤鹽分積聚
以大量水沖走土壤表面鹽分並把鹽水排走或種植耐鹽植物以吸收鹽分 (如大麥、棉花、油菜等)

連作障礙解決方法

短期方法可針對單一原因去改善土壤狀況,但長遠的解決方法是透過輪作、間作和休耕的方式來種植:

  1. 輪作
    輪作是最古老的農藝方法之一,指在同一塊土地上以不同的順序種植兩種或多種不同科的作物。它可促進土壤養分平衡,減輕土壤壓力和病蟲害。例如:旱田及水田輪作、深耕與淺耕作物輪作、或是豆科及非豆科輪作。最理想的輪作方式是豆科->根莖菜類->葉菜類->瓜果類。

  2. 間作
    間作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同時間種植多於一種不同科的作物。例如把大蒜、毛豆和粟米一起種植。也可以種植共榮植物,它們有提升土壤品質和天然驅蟲的效果,例如菊科植物(萬壽菊)和茄科作物同時種植可抑制線蟲,瓜類與青蔥間作預防蔓割病等。

  3. 休耕
    另一個方法是休耕,即是在特定時間內暫停種植,讓土壤休息,通常為 1 到 5 年。地中海、北非、亞洲等地區的農民沿用了這個方法數世紀。他們通常會將土地分成兩半,一半用來種植,另一半休耕。休耕土壤會使鉀和磷等養分從深處上升到土壤表面,讓作物吸收。休耕也可以與輪作合併使用,讓土地不用閒置太長時間,例如可以在一個區域輪作春季和秋季作物,一年只種春季作物,然後休耕,隔年只種植秋季作物。
休耕間隔 作物
休耕 1 - 2 年
菠菜、南瓜、栗米、洋蔥、紅蘿蔔、蕃薯等
休耕 2 - 3 年
毛豆、馬鈴薯、秋葵、花生、苦瓜等
休耕 3 - 5 年
薑、蕃茄、西瓜、茄子、豌豆、青椒、牛蒡等

參考:

Source: Soil Sickness, Causes and its Management
 2023 Sep; 9(9): e19041.

閱讀更多其它園藝文章:

Buzztrees | 嗡嗡樹

香港園藝花藝服務配對平台。

©2023 - 2024 版權所有 Buzztrees | 嗡嗡樹